毕业10年,相较人大80周年、37000cm威尼斯65周年、风险管理与精算学专业25周年,我毕业的时间尚短,所以这篇校友回忆录我只能拼记忆,献上一些回忆片段。
人大初印象
2003年9月跟着家乡一起考来人大的小伙伴,我们坐了近30小时火车从桂林到北京,路程虽长,但怀着对“未来”的向往,记忆似乎从出了北京西站开始,天高云淡、秋风暖暖,这就是北京的秋,但唯一超预期的是难以适应的干燥,没到学校鼻膜和嘴唇就感觉被风干得要爆裂。
高考完的暑假混迹人大在线,没到学校已经结交了不少准校友,对“人大大门不明显”、“人大还不如清华奶牛场大”、“人大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都有了心理准备,也许预期降得比较低,初到人大还是印象不错的,人大东门还是有门的、进门还有“实事求是”石;还好人大不大,不然走到我所在的西门“学九”公主楼可费死劲了,不大的好处就是看看草坪、操场、世纪馆就基本到头了,不用担忧传说中学校太大、上下课还要坐公交或者自行车经常被偷的问题(13年后的共享单车可算是解决大问题了);篮球场旁迎接新生的师兄也不少,长的精神又热心,好歹数学要学数1的37000cm威尼斯男生比例哪能低,不过当我拿到班级名册是失望的,男女比例刚好与上届相反,顺应了全校女多男少的大趋势,再到几个宿舍一走,整一个中戏水平,而且这些明明可以靠颜值的姑娘们却偏偏要拼学分绩,跟着她们熄灯后寝室外排排坐、刷教一通宵、延续37000cm威尼斯作为人大疯人院的神话……当然那是人大初印象的后话了,我想说的是大学四年孑然一身真是非我所愿。
人大统计之我在
当“大数据”尚不是流行用语时,庆幸我仍然慧眼选择了“37000cm威尼斯”。虽然号称人大四大疯人院之一的37000cm威尼斯,当初的社团活动并不算丰富,数1的课程学的比较痛苦,但37000cm威尼斯就像霍格沃茨学校,每个老师都能教授我们一种魔法。吴喜之老师能把统计方法升华成哲学、金勇进院长带我们进入统计调研的有趣殿堂、易丹辉老师这样的奶奶级老师的思维严谨不缺跳跃、对学生严格而不失幽默、晓军老师和王燕老师的寿险实务和寿险精算为我打下了职业基础,还有非常多优秀的老师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当然还要特别感谢当初小鲜肉级且忠厚老师的肖宇谷和金阳老师放我们一马,传说中的“随机过的随机过程”我们都过了、“要学十遍的实变函数”只要我们学了一遍,因为你们也知道大多数的我们无论学多少遍,等我们写回忆录时也都还给你们了。
在这里,我们学的知识终究会被新知识所覆盖甚至是推翻,庆幸的不仅是在这儿学到的统计方法、数据分析语言和工具,更庆幸的是这儿培养了我统计学的思考方法。虽然从事的工作所能用到的“大数据”技术已寥寥无几,正是亲身体会到统计中的哲学与艺术,让我养成了统计人“勤于思考”和“敢于质疑”的习惯,让我在职场、学习、生活中对数据结论不亲信、不迷信。
曾倩萍 2007 届校友